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节约购置资金,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资产强管理,利用重循环,建好公物仓,过好紧日子”的理念,组建成立了青海省公物仓服务中心,实现了省直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的新模式。在公物仓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本文从青海省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提高公物仓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在各单位间合理配置。管理局立足实际、统筹谋划考虑,建立了青海省公物仓管理系统,在开展公物仓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健全公物仓组织架构。以“强化队伍建设、整合职能职责、建立管理规章”为切入口,从局属单位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了“公物仓筹建办公室”,成立青海省公物仓服务中心,对省直各单位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维护和调剂使用,对部分经简单维修后可继续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修复后再利用,全面盘活了存量资源、闲置资源,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存量资源的经济节约、充分利用和集中共享。同时,按照“实体+虚拟”的框架设想,依托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积极搭建虚拟公物仓,实现信息发布、资产调剂、资产维修的智能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唤醒沉睡资产。为解决现阶段省直各单位国有资产利用不足、待处置资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公物仓服务中心谋划调配新思路,探索保障新方法,推进省直各单位资产调剂共享。管理局通过完善省直各单位资产调剂功能,实现“上下左右一盘棋”的实时调配,“精打细算”唤醒沉睡的资产。对进入公物仓的物资设备进行整合再利用,供新进、交流、借用人员使用和应急周转。省直各单位处置各类国有资产时,严格审核资产处置事项,认真甄别资产实物状况,对于仍有使用价值的资产、组建临时机构配置或接受捐赠可循环使用的资产,撤销、合并、改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回的实物资产等全部纳入公物仓管理范围,继续调剂保障使用,充分发挥资产价值。通过省直各单位之间资产共享调剂保障的方式,既能解决处置方资产闲置的问题,又可以满足需求方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实现了资源内部整合与利用,节约了财政资金。营造良好氛围,推动规范落实。为全力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学习氛围,管理局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平台,在办公区打造文化墙,悬挂管理规定制度牌,在库房内悬挂“全面盘活资产 加强循环利用”等横幅,将公物仓物资管理制度、库管人员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示上墙。在库房内合理规划,划定车辆停放区、办公家具区、办公设备区,张贴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警示牌,进一步加强了仓储物资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巡查管理。为规范公物仓服务中心内部管理规程,真正做到各项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尽快将成熟的体制机制形成制度规范,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拟定了公物仓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库房值班制度、库管人员岗位职责、仓库值班员管理制度、仓库通用物资储存保管制度、库房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初步形成了《青海省公物仓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编》。为进一步做好库房管理工作,保障库房各类物资、车辆、财产安全,秉承“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巡查工作。一是公物仓库房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库房管理人员白天每2小时巡查库房一次,夜间不定时进行巡查,并将巡查情况及时准确登记备案。二是落实每日全员巡查制度,每日上午公物仓所有人员对库房进行一次巡查,盘点所有物资,并将巡查情况及时准确登记备案。三是落实物资清洁工作,每周五下午,库房管理人员对库存车辆进行擦洗,擦拭相关通用物资,清洁库房墙面、地面。四是严格落实库房消防安全制度,配齐各类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认真做好防火等工作。资产来源面窄,类别较为单一。公物仓本身需要依靠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所以资产供给不足、来源渠道较窄、入仓类别单一等问题难以避免。进入公物仓的资产严重老化或无法使用,还混杂着一些不规范使用和处置的资产,使公物仓逐渐变成了回收站。青海省政府资产相比东部发达地区较少,种类也较为单一,资产来源面窄,目前仅限于省直各单位被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二手物资接收调剂意愿低。青海省公物仓管理范围内的资产数量较少,经简单维修可以重复利用的资产质量也难以保证。青海省对物资的需求高,但质量难以保证的二手物资少有单位愿意接收调剂,供需矛盾凸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缓慢,线上调剂和线下保障能力不足。在公物仓建设方面,各省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缺乏成熟的公物仓信息化管理平台模式得以借鉴。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较东部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公物仓信息化管理建设缺少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发展更为缓慢,实现线上调剂和线下保障相结合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大力推进青海省公物仓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青海省公物仓物资管理,针对公物仓服务中心提出具体对策和可行计划如下。拓宽公物仓管理范围。针对资产来源面窄、类别较为单一的问题,拓宽公物仓的管理范围,参考江苏、河南、青岛等省市的先进做法, 明确公物仓资产包括待处置资产、闲置可用资产和罚没资产。将罚没资产纳入公物仓资产管理范畴, 经判断或评估后, 按待处置资产、闲置可用资产和公物仓不可处置资产等类别实施分类管理,设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公物仓管理范围,建立规范的分类体系,对资产再次进行统一的管理、调配和处置。创新运营机制,发挥资产效益。公物仓现行资产首先要满足政府单位日常的调剂使用, 在满足此条件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充分发挥公物仓资产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专门的公物仓资产运营公司管理日常运营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有限资产的使用效率,还能使有限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甚至为公物仓系统补充资金以更新置换资产。加快信息化建设。线上管理和线下保障相结合,可以提高公物仓资产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要加快推进公物仓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现有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拓展新功能、新模块,实现公物仓资产信息发布、资产管理、资产维修、调剂保障的智能管理。完善现代化库房设施,提升资产储存能力。普通资产建立一专用储存库,专业性强、使用频率低、仓储运输不便但单位价值较大、报废代价较高的大型设备, 如卫生部门的专业医疗设备、检测检验单位的专业检测设备等可以通过虚拟仓库进行管理,实现相关资产专库存放、专人保管、科学调用。创建虚拟公物仓,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公物仓管理模式,加快构建省级政府虚拟公物仓,建立线下与线上实时同步的网络租赁平台,将公物仓功能从实物保障拓展到“互联网+”社会化租赁服务,对于非涉密的办公物资,可选择向平台的招标供应商进行租赁。部门和单位可以发布自己的需求信息,以租代买,高效保障物资供应,节约费用支出。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散落在各单位的闲置、超标配置、低效运行资产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夯实安全责任。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交未交的闲置资产和罚没物品进行检查,充分发挥政府公物仓的职能效益, 最大限度节约财政资金。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全面掌握各单位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和使用状况等,加强对各单位公物仓信息的审核检查,确保公物仓资产信息真实可靠。将公物仓的使用管理情况纳入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对公物仓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获“新时代机关事务行业建设”主题征文三等奖)
|